权威专家点评高考作文:这么写,才能得高分
2189 0

然后的然后

2023/6/7 3:54:51   

  高考作文,历来是备受关注的话题。6月7日上午,语文科目考试甫一结束,各套试卷的作文题即刻引发网友热议。2023年高考作文题共有7道,分别来自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北京、上海、天津自主命制3道。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高考作文有哪些变化?体现出哪些新的价值特点?学生应从哪些角度着笔才能把握好作文方向?邀请各地特级教师等专家,第一时间作出点评。
  点评人: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王德岩(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主任)
  郭晨光(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副教授)
  杨培明(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校长)
  刘补明(山西省语文特级教师)
  全国甲卷:来自日常生活的思考
  张颐武: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关注到当代人常常面临的相当现实和具体的困扰与问题。整体上来看题目难度不高,相对比较平实。题目引导学生对技术与时间的关系展开辩证思考:人如何不成为时间的仆人,在技术让我们有效率地掌握时间的同时,要成为时间的主人。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用较丰富的素材和例证展开论述。
  另外,主题带着一定的哲理意味,与年轻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能从日常生活层面出发,融入思考,启发实践。学生在审题上会相当明确,主旨和意图都比较清晰,避免学生引发复杂的联想或拓展,不容易走偏,出现思路不清,偏离主题的情况。题目让学生着力于发挥正常水平,把自己平时准备和积累的东西都能充分展现出来。
  全国乙卷:具有哲学思辨性
  刘补明: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作文命题,继续秉承近些年理念先行、价值奠基、思想承载、文化考量的命题思路,尽显国人对国际关系与文明互鉴的重大关切与深刻思考,可谓格局大、视野宽、内涵广、品质高。
  第一则材料提出了正确处理“自己”与“别人”关系的话题。表面上的可选择性,包含了实际上的确定性:不要吹灭别人的灯,不要阻挡别人的路。如此,也才能让自己更加光明。第二则材料包含多种哲学关系。文化从来就是多元的,容不得任何方式的相互挤压和排斥。任何企图阻挡历史前行、倒行逆施的做法,终究是行不通的。两则材料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指向自己与别人、个体与整体、竞争与合作等关系上,具有很强的哲学思辨性。
  就审题而言,考题不故意设置门槛,排开了地域、身份等的特殊要求或限制,公正平和,大家都可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切口。考题对任务情境和阅读理解的淡化,客观上也为考生消减了写作负担,缓解了写作压力,拓宽了写作视野,提供了写作便利。考题材料中的文字表意,呈现出极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极易导引写作航向,激发写作热情,规范写作流程。同时,也为考生合理选用表达方式,提供了便利。
  全国新高考I卷:“好的故事”助成长
  杨培明:全国新高考I卷以“好的故事”为情境载体,考生日常学习生活及学习实践相关的“情境”,有效承载了对考生语文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考查。
  好的故事,是青年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耳濡目染聆听好的故事,接受美的熏陶;满怀挚情宣传好的故事,传播正能量;踔厉前行争做‘好的故事’中的人,实现人生目标,这是青年人的一条“成长链”,材料中其实隐含了这样的逻辑事理。
  材料头绪不多,语言平实晓畅,言简意赅,几乎没有大的阅读障碍。有关“好的故事”的价值和意义,说的是平常语,道的是日常事,需要明的也是“常规”理。让考生把有限的时间用到“联想”有价值有意义的材料,充分表达自己“思考”的能力水平上来,在事理认知和表达上体现区分度。
  在整体架构稳定性的前提下,新高考Ⅰ卷作文命题理念和角度发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实现了与人才培养要求的契合,与课程标准要求的贴合,与常态教学要求的适合,有利于对语文学科的教学产生正向积极的导向作用,促进形成“教考和谐”的局面,推动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进步。《选择性必修》(中)第四单元“单元研习任务”第三题,要求围绕“文化走出去”的话题写申论,认真阅读过“讲好中国故事”材料的考生,对本次作文要求写“故事是有力量的”文章,应该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全国新高考Ⅱ卷:关注青少年成长
  杨培明:新高考卷Ⅱ作文引导考生关注自己的成长。这在呼吁真实写作、回归表达本源的当下有相当积极的意义。本题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命题,考生并不陌生。今年教育部新课标四省联考卷一道作文题就采用了这样的命题形式。从阅读《这里是中国》选文,到歌颂现实中的“祖国之美”,从内容维度给考生以启发,实现阅读与表达的融合。本试题则从观点维度给考生支点,“安静一下不被打扰”以达成青少年的“放松,沉淀,成长”。
  材料鲜明点出争取“自己的空间”的用意在“放松,沉淀,成长”,这就让考生在考场上无形中接受了一次生命成长的教育。这个命题对考生很友好,非常契合考生的学习、生活。一方面,生活纷繁复杂、现实光怪陆离,新奇、刺激、惊险、酷炫的种种,很容易影响、麻痹甚至裹挟青少年,人际交往、学业成绩等各种成长过程中的烦恼也总层出不穷。从反思的角度,他们想安静而不得,想成长而不能。从这个意义上,可以呼吁关注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主动营造利于他们成长的空间,允许他们放松、沉潜以至飞跃。另一方面,出于“为了你好”的善意,青少年被关心、关注太多,某种意义上也被干涉太多、束缚太多:他们被要求按某种特定方式处理问题,他们被告诉用某种特定思路解决矛盾,他们被指导循某种固定原则克服困难……从这个意义上,考生可以写自己成长的真切感受和体会,进而表达希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成长空间。
  北京卷:用切身感受引出主题
  张颐武:北京卷高考作文关注到当代更具普遍性的问题,让年轻人对此做出回答和回应,其实是让年轻人学会从更高的角度去“回答今日的世界”。第一题的“续航”主题,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把 “续航”各种层面上的意义阐释出来。学生的想象和发挥空间较大,这是北京卷多年来最有丰富联想性的题目。第二题,更是引入了这些年在高考作文题中很少见到的记叙文,但突出了记叙文中的哲理性。所给提示材料里把“亮相”理解为人生的高光时刻。学生可以从切身的故事去体验和感受“亮相“的意义。用哲理思考紧紧扣住日常生活,进而生发出对生命与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上海卷: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王德岩:从题型上看,上海的考题延续了启发思考型的传统,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去思考。但这个提问很巧妙,有丰富的层次感。题中的指向词是“乐意”和“陌生世界。”“乐意”表示了一种内在的动力和兴趣,“陌生世界”代表了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自发而勇敢地探索未知领域和陌生的世界,是一切科学发现和成就的基础。这样的探索热情和精神,也是核心素养中科学素养的基础。
  如何能达到这一点?题目中的另一个核心词是“好奇心”,这通常也是我们有关于科学探索精神起点的第一联想。但细审题目,“仅仅”二字很重要,它一方面表示了对好奇心重要性的肯定,一方面又提示不能局限于对“好奇心”的赞美和论说,而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在这二者之间,就是写作者所要驰骋的空间。
  这个题目的写作难度不大,人人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但真正要写好,需要建构好文章的逻辑层次和思维结构。既要从自己出发,联系自己学习中的体验和思考,又要走出自身,联系科学家、宇航员和各行各业的探索者,以及我们国家的科技探索和最新成就。从高铁到大飞机、从载人航天到深海探测、从量子信息到核电技术……这些都代表我们国家对于未知陌生领域探索的巨大成就。而支撑这些成就的,是一群群科学家带着浓厚持续的热情“乐意”“探索陌生世界”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在他们从小至大的教育学习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这样从作为天性的好奇心到乐意探索陌生世界,一直到个人的科学发现,国家的科技成就之间,就有了逻辑上闭环。这就是这个题目所给的广阔的写作空间。
  天津卷:倡导积极向上家国情怀
  郭晨光:今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目延续了近些年以来的命题传统,仍然聚焦考查学生关心他人、社会,关注个体的生命成长,最终落脚点在于激发、倡导积极向上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作文选题以周恩来总理早年在南开学校的一幅自勉对联,重在发挥伟人事迹的正向引导作用,同时又不能仅限于革命先贤宏大的家国情怀类的议论抒情,否则很容易引发行文空泛。该试题紧扣时代脉搏,引导考生继承革命先贤在国家危亡之际的智慧与力量,启迪考生结合个人日常生活对“交友处事”和“读书求知”等共通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辨。要求考生能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思考感悟驾驭全文写作。
  还需注意的是,今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目有一个显著“变化”,即有意宣传天津本地文化资源。周恩来总理在南开“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爱国思想的初步形成,积极参与学生社团并负责工作等事迹,要求考生对这段历史有着清晰的认识,否则难以结合对联进行全文写作。命题的深层用意还在于引发广大学生关心、弘扬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增进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形成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桑梓情怀。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飒 晋浩天)
论坛帮助 会员认证 投诉建议 联系我们
浙ICP备19038669号-1 联合校园 @2024 unuid.com